1915年廣東橡膠公司成立,生產橡膠牙托與橡膠鞋底,為國內第一家橡膠生產廠。
1934年上海橡膠廠正式建立車間。
1951年國營第一橡膠廠研制出防彈自補輪胎,并生產600條供中國人民志愿軍使用。
政務院第100次政務會議通過了《關于培植橡膠樹的決定》,在廣東、廣西、云南和福建種植橡膠樹,海南地區開始軍民合力從事天然橡膠種植和加工事業。
1956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40次會議決定,將原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、輕工業部醫藥工業管理局、橡膠工業管理局合并,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(簡稱化工部),任命彭濤為化學工業部部長。
1958年中國自行開發建設的2000噸/年氯丁橡膠生產裝置在長壽化工廠建成投產,生產出國內第一批合成橡膠。
1960年蘭州合成橡膠廠建成投產,生產出國內首批丁苯橡膠。
1964年上海大中華橡膠廠研制出國內第一條9.00R20全鋼絲子午線輪胎。
1966年國家科委、石油部、化工部聯合組織順丁橡膠技術攻關會戰,以錦州石油六廠為主要現場,開發成功以丁二烯為原料制順丁橡膠,并建成1000噸/年順丁橡膠的工業裝置。
1979年冀縣膠輥廠成立,在全國享有盛譽,是國內膠輥行業發展早、規模大、綜合實力強的專業化生產膠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擁有自主進出口權,持續引領中國膠輥技術,持續推動中國膠輥傳動產業發展。
1985年順丁橡膠生產新技術的研發成果獲得1985年度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”。
1989年化工部印發《化學工業貫徹〈國務院當前產業政策要點的決定實施辦法(試行)》,提出當前化學工業內部的產業發展排序為支農化工產業、原材料化工產業、精細化工產業、橡膠加工產業。
1993年國內大型生產線在山東榮城橡膠廠建成投產。
河南輪胎廠生產的“八五”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“大型工程機械輪胎”通過國家驗收并開始批量生產,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1995年燕山石化MTBE裂解制聚合級異丁烯生產裝置建成投產,為生產丁基橡膠提供了經濟可靠的原料來源。
1996年燕山石化建成萬噸級溶聚丁苯橡膠(SSBR)生產裝置,是我國第一套溶液聚合法丁苯橡膠裝置。
1999年12月燕山石化引進意大利PI公司技術的3萬噸/年丁基橡膠生產裝置建成投產,從此結束了我國丁基橡膠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。
2003年我國受到非典影響
我國橡膠生膠消耗總量突破300萬噸,成為世界第一橡膠消耗大國。橡膠行業發展速度達10%。
2004年全年經濟仍然實現9%以上的增速,膠輥等橡膠制品外貿出口量也大幅增長。
2005年,海南遭遇50年難遇的干旱,百年不遇的臺風災害,天然橡膠生產遭受重創。
橡膠助劑行業積極調整生產結構,綠色環保型助劑生產大大增長。有毒、有害、致癌助劑得到有效控制。
2006年,中國全年進口天然橡膠161萬噸,同比增長14.6%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進口國,2006年合成橡膠進口量同比增長19.2%至130萬噸。
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:稀土順丁橡膠系列產品開發及工程化研究獲新進展。
2007年橡膠行業反對貿易保護主義。
針對美國對中國非公路用輪胎發起反傾銷、反補貼合并調查,對丁腈手套發起337調查,印度對華橡膠助劑發起反傾銷調查等日趨激烈的國際貿易糾紛。
2008年 四萬億投資刺激經濟,帶來經濟復蘇
蘭州石化公司10萬噸/年丁苯橡膠裝置化工投料開始生產。這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,完全依靠自有技術建設的丁苯橡膠裝置。
2009年,遭遇輸美輪胎特保案
中國石化齊魯分公司建設的丁苯橡膠生產裝置投產,全廠丁苯橡膠裝置年總年產能達23萬噸,為當時國內最大的丁苯橡膠生產基地,該裝置全部采用國內自有技術。
2010年天然橡膠價格上漲,屢創新高。
2011年,天然橡膠價格持續暴漲,最高點43500元/噸
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率近10年來首次跌破8%
受全球增長需求不足,歐債危機持續蔓延,2012年我國橡膠工業經濟運行增速減緩但呈現企穩態勢。綠色輪胎產業化項目啟動。
2014年中國橡膠機械企業軟控股份在世界排名首次登頂
天然膠供大于求,合成膠產能過剩
天然橡膠全球性供大于求,價格持續低迷,回落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。與此同時,國內合成橡膠的產能明顯過剩,丁苯橡膠、順丁橡膠裝置利用率分別跌至53%和68%,異戊橡膠甚至降至15%。
2015年橡膠企業環保治理
橡膠企業發展很快,部分存在無合法手續、污染治理不到位、生產不規范、夜間偷排等問題。
中國橡膠工業誕生100年。歷經百年坎坷,中國橡膠工業迎來了今日的可喜成績——成為世界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橡膠消費國。
產能過剩、訂單大降,輪胎業在2015年出現了罕見的破產潮,企業停減產現象陸續增多。
2016年橡膠工業強國發展戰略與智能制造升級
橡膠業積極應對中美“雙反”案,輪胎企業并購
2017年我國橡膠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
橡膠助劑、炭黑等產品價格大幅上揚,且貨源緊張
2018年橡膠工業環保治理,要求綠色生產。
橡膠企業加大了環保投入,注重把綠色設計、綠色工藝、綠色供應鏈貫穿到生產全過程,全國各地環保轉型升級改造效果明顯。
2019年橡膠企業受中美貿易戰、國家環保政策趨嚴、成本上漲、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,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,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。
中國橡膠企業克服疫情困難,但在黨領導下,中國在全球率先遏制住疫情的蔓延和傳播,橡膠行業經濟實現V型反彈。
2021年,國家提出“雙碳”戰略目標。
原材料大幅漲價對橡膠行業影響巨大,橡膠、炭黑、助劑、簾子布、鋼材、能源等價格上漲,加之環保、人工、用電等成本大幅攀升,輪胎、管帶等主要橡膠制品行業利潤下滑。
2022年上半年,橡膠行業先是受到國內疫情多點爆發、物流運輸阻斷、原材料及能源價格大幅上漲、國內市場嚴重萎縮的影響,工廠庫存上升、開工率走低、利潤大幅度下降。
進入5月份,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改善,部分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地區經濟出現反彈;國內需求有所恢復。
2023年開始,隨著國家政策利好,橡膠行業抓住機會發展!
- 上一篇:春風集團銀星膠輥為新能源薄膜產業助力
- 下一篇:新型環保聚氨酯膠輥的發展與應用